在主題為“全球經濟復蘇與制造業轉型”的第六屆亞洲制造業論壇年會上,全國政協副主席厲無畏致辭時特別提到:
我國送料機還主要處于生產加工環節,在技術研發、自主創新、系統集成等方面還是短板。我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,設備投資有2/3依靠進口,其中光纖制造設備的100%,集成電路芯片制造設備的85%,石油化工裝備的80%,轎車、數控機床、紡織機械、膠印設備的70%依賴進口。美國雖然在2010年的制造業規模上略低于中國,但美國只有1150萬產業工人,而我國送料機卻雇用了1億多產業工人,美國的的勞動力生產率至少比我們高出10倍。
據海關總署的數據分析,我國共出口1507億美元商品,其中外商出口占775億美元,超過一半。即便是進口,外商所占份額也接近一半。從中我們可以看出,可喜的數據背后我們自身所占的份額非常有限。我國制造業從規模上能夠超過美國值得慶幸,是一件好事,但是我們的投入產出比,卻暴露出我們實際存在的困難和問題。我想,關鍵在于我們送料機工業化起步較晚,我們至今還沒有完成工業化,這是我們的現實,我們不容回避。